新一代求職後感:「萬四蚊洗碗 我做!」
發布時間: 2015/12/02 11:27
最後更新: 2015/12/02 11:41
午飯時,我逃離了辦公室的壓迫環境,跑到一家裝潢看似華麗、其實市井兼骯髒的茶餐廳想輕鬆一下。正所謂「今日唔知聽日事」,我花不起錢去附近一些中價餐廳「輕鬆」,還是節儉點好;喝一杯分明不是「即磨咖啡」的咖啡,成了我最大的樂趣。席間,看見有人內進應徵洗碗工。
『幾錢人工呀?』操鄉音的大姐問。
『13500。』老板答。
『嘩咁低,我有經驗架!』大姐霸氣地說。
『咁呀,14000啦。』老板竟然跟她還價。
『er...』大姐一招欲擒故縱,靜待一會才有點不情願說:「『事但啦,都好!』
『幾時可以返工?一星期就返五日嘅...』
我口中的「即磨咖啡」差點噴出來,一個洗碗工能夠討價還價,更是萬四元上五天班?我不懂洗碗工的「行情」,或許只是中西區才有這個「價位」,我還是嚇了一驚。
半年前,我穿着整齊的Smart Casual,大清早跑到某公司見工。常說面試第一印象就是要準時嗎?我刻意早了15分鐘到達,誰知,面試的人竟然比約定時間遲了45分鐘才到,亦即我等了整整一小時。他睡眼惺忪地向我問好,然後有氣沒氣地叫秘書替他做一杯咖啡。
我簡單地介紹完自己後,他打個呵欠問:「你...叫咩名?」我告訴了他。他再打個呵欠:「你讀邊間?」我又告訴了他。他又問我,你有沒有甚麼作品?當這一行當然要帶點Portfolio,我不單早就從電郵發了給他,面前的履歷表亦整齊地附上了Portfolio,他明顯事先沒有看過,也沒有細心聽我說甚麼。
我常覺得,坊間總有許多文章教人面試要怎樣怎樣、面試要有何manner,但就我的見工經驗,許多時候,均敗在這些面試者都沒有認真看待。我真想說句:「你訓醒先嚟見我啦!你訓糧包咗架!」許多人總會覺得,應徵者敗在準備不足、對答不佳;
我亦想說,「面試」是雙方交流,「人揀我我揀人」;雖然我來「求」職,卻不表示我要低聲下氣地「求」你,請給我們一點尊重。
『睇你都幾有經驗丫!』面試者隨意翻了我的履歷表,明顯沒有細心看過:『不過呢個價我俾唔到,萬二?』
『或者我諗下先。』「壓價」近三份一那麼誇張,我真始料不及,而且面試感覺不佳,我只想禮貌地婉拒。
『係咪人工問題?其實我算俾高你架啦,冇經驗嘅九千五架咋,而且我地比其他公司好,一年有8日大假,一個月放6日假嘅。』
『吓?一個月放六日?』
『係呀,計勞工假嘅,除返開你當長短周咁啦。』
『我諗我都唔係咁大興趣。』我都不想談下去了。
『我覺得你好揀擇囉。』對方竟然直接一句。
我已忘記了之後的對話,只覺那刻很難堪,原來,我們這些有學歷、有經驗的人,只能被如斯看待;幾年的工作經驗,到頭來的薪水竟好比當年Fresh grad薪水,「壓價」是意料中事,但「壓」近三份一,我可真氣在心頭,你倒不如直接拒絕我算了。
後來,在那公司的朋友告訴我,他們最後請了一句「叫價」九千五的人,對方態度懶散兼寫文章前言不對後語,不足一個月便被辭退。
假如,我有「小鳳姐」電話,那刻,我要「急call」她了。
今天的公司,寧可請一個沒經驗、沒學歷、叫價低的人,也不願請一個有經驗、有學歷、叫價高的人。
理由我知道呀:驚你走丫嗎!
我在茶餐廳內,想起了這大半年來的見工經歷,有時自覺自己非技不如人,反是敗給這個荒謬的社會。這「萬二蚊」的經歷,並非單單一次半次,而是嘗過很多回都被「壓價」至此。
或許,這是傳媒、文字工作者、藝術創作者、設計工作者才明白的辛酸,身邊有人或會說「有咪做住先囉」,可這樣子還「做住先」,尊嚴何在?
剛剛有朋友失業,說起了相類的情況,都覺得我們這一代很無奈。樓,我們註定買不起,為要在這瘋狂扭曲的社會中生存,大家都要拼命去做着這些不順心、不喜歡的工作,被人當狗來指使、「OT冇補水」是正常不過、做些工作範疇以外的事情是應份,我們還得要笑臉迎人。一不留神「表露真性情」,又會問:「做咩黑面?唔滿意呀?」
我們差點要跪下來說:「臣... 臣知罪,望腦細,丫唔係,皇上開恩呀!」
我們這一代開始有點自「醒」的觸覺,是我們開始「醒」過來,力求做自己喜歡的事、看看這個世界、追尋自己夢想、渴求「Work-life Balance」,卻被人冠以「廢青」、「發夢王」、「For me族」。
在香港這個社會,除了「政府工」和「商業」工種外,似乎其他工作都難出人頭地。
有些已成了「人生勝利組」的人或會說:「你點解唔試下轉行?」,最諷刺的是,沒有經驗、沒有相關學歷,你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,轉甚麼行?他們又會說:「冇學歷咪去讀返個囉!」唏,用了幾年時間才還清大學Grant Loan,我又Loan一次去讀嗎?
當我們覺得薪水太低而拒絕一份工作,會被標籤為「揀擇」;
當我們受盡公司無理對待憤然辭職,又被冠以「不負責任」形象;
當我們希望找份能長遠發展的工作而待上一陣子,又會被說「你等乜?根本唔俾心機去搵工」;
當我們希望找份喜歡卻人工低的工作時,又會被家人罵「你依家去玩定去返工?咁樣有乜前途?」;
當我們決定追尋夢想、朝自己的目標出進,又會被罵「唔好發夢啦!」;
當我們決定「做住先」,又會被罵「可唔可以俾少少目標自己?」;
當我們決定離開香港,於外地找個PR落地生根時,又會被稱「崇洋」、「不愛港」;
當我們據理力爭、爭取自己職位應有的權益,又會被認為「冇鬼用,少少嘢就算啦,嘈乜?」;
當我們爭取「OT要補水」時,又被上司責罵「無心工作」;
當我們上街示威、支持工會(如果你幸運地有工會的話)的行動,又會被視為「搞事者」、「憤青」;
當我們決定「辭職去旅行」、Working Holiday,又被視為逃避社會;
當我們決定做Freelance、享受Work-life Balance時,又會被覺得「不務正業」;
當我們轉工太快,又被批評「唔捱得」;
當我們履歷表空白了半年,又會被問「你玩夠未?」;
當我們選擇花時間到落後地區做義工,又會被鄙視「冇錢嘅嘢都做?」;
當我們默默接受上述一切,辛辛苦苦儲得錢與假期去趟五天日本旅行,又會被說「抵你上唔到車」...
結論是,我們做甚麼都錯,只要我們違反這個社會的傳統價值觀,甚至,不當「奴隸」,正是「廢青」。
我們面對種種失敗、職場與生活不如意時,上一輩只覺得你不思進取,只管埋怨社會,其實,上一輩又有沒有想過自己的問題所在?除了這些荒謬的「壓價」、面試者沒有認真詳讀自己的履歷表,我亦嘗過面試時對方「唔記得約咗你」、「唔好意思,我打錯咗電話叫你上嚟見」、「呢個位淨係請女仔(我可唔可以告視別歧視?)」,甚至面試時對方因準備不足被我問得啞口無言,更荒謬的是有人曾說「你寫嘢太好,我只想請個普普通通嘅人。」...
曾工作過某公司,看見上司在面試求職者後竟說:「其實我地冇諗過請人,不過想搵你上嚟傾下計,睇下出面後生仔諗乜。」看見那求職者氣得滿面通紅,我很難想像,易地而處,我會有何感受。可是,對呀,香港就是有很多這類公司。
你誤解世間許多《愛·回家》式好公司嗎?看來你真「愛回家」老早睡覺發夢。
看見坊間大量甚麼「面試技巧」、「求職必勝之道」等東西時,這套理論,換轉在上一輩可能真適合,在我們這一代,除了「識人好過識字」外,面試者是否認真看待你的Application,諷刺地,亦是一「致勝之道」。
有時候,我們不是對這個社會沒有信心,而是,這個社會已經不能給予我們信心了。
我們選擇追夢、選擇自己的生活態度、選擇去見識這個世界,甚至希望能回饋社會,更有年輕一輩選擇從政,決心去改變這個社會,並非我們反叛、搞事,而是,我們希望自己能活得像個人,也希望,我們的下一代可以活得更好。
我們不是覺得上一輩個個都是「奴隸」,可能,我們要感謝上一輩,是你們給予我們更多學習機會、更多機會到外地遊學、旅遊,看過世界各地的文化、工作環境、政治狀況,我們知道,是時候要改變了。
假如,那刻,我舉手說「萬四蚊洗碗,我做!」,相信定會被罵「後生仔,你玩呀?」
算了吧,這些機會不是我的。
乖乖喝完那杯擺明用粉沖出來的「即磨咖啡」,嘆一口氣,繼續上路,離開「埋單」。
『42蚊。』
『唔係40蚊咩?』
『即磨咖啡加兩蚊呀!』
...
曾有外國朋友來港,不明白為甚麼「凍飲要加兩蚊」,今天,我不明白何以「(用粉沖嘅)即磨咖啡要加兩蚊」。
這個社會,早已不明白發生甚麼事了。
全文刊於有故事的旅人 / 迷.忘於澳洲360天facebook,獲授權轉載。標題經TOPick 編輯修改,原題為「我們這一代」。
撰文 : 有故事的旅人